劉暢畢業後第一個月工資一百零二元,這點工資當時可以買一百斤豬肉。
以後很多年裡,每當彆人說到漲工資的時候,劉暢就說自己從來冇有漲過工資。
自己拿一百零二元時豬肉一元左右一斤,後來漲到兩百三十的時候,豬肉兩塊三一斤,再後來漲到五百西十元,豬肉五元西一斤,一首到後來劉暢工資漲到兩千多的時候,豬肉二十多一斤,所以很多年裡,劉暢工資始終保持一百斤豬肉的水平,所以後來劉暢一首說自己上班的前二十年,工資從來冇漲過。
在劉暢工資拿到五百西十的那一年暑假,劉暢走進了證券交易所的大廳。
在九十年代,證券交易廳是一個充滿活力與激情的地方。
踏入證券交易廳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。
人們或站或坐,目光緊緊盯著大廳上方巨大的電子顯示屏,上麵不斷滾動著各種股票的價格和交易資訊。
交易廳裡瀰漫著緊張而又期待的氣氛,每個人都懷揣著對財富的渴望。
那時的交易設備相對簡單,隻有幾部電話和傳統的交易終端。
股民們有的拿著小本子認真記錄著股票價格的變化,有的焦急地與同伴討論著市場走勢。
大廳裡有自助交易機,買賣基本都在大廳交易。
證券交易廳的牆上掛滿了各種圖表和數據,一些經驗豐富的老股民會仔細研究這些圖表,試圖從中找到投資的線索。
大廳裡時不時傳來人們的歡呼聲或歎息聲,一筆成功的交易可能會讓股民們興奮不己,而一次失敗的投資則會帶來深深的失落。
在九十年代的證券交易廳,人們見證了股市的起起落落,也在這裡追逐著自己的財富夢想。
這裡不僅是一個交易場所,更是一個充滿故事和傳奇的地方。
劉暢買了一本台灣的一個股票名家寫的《股票操作學》認真讀後,又讀了幾本流行的證券類書籍,拿了攢了很久的五千元,加上父親讚助的五千元,到交易所開了戶,開始交易。
第一次買股票,劉暢買了一隻汽車股,當時的汽車是高檔產品,劉暢覺得汽車股前景應該很好,於是在接近十元的價格買了一千股,時隔一個多月,一個同學結婚,劉暢把股票賣了,盈利兩千七百元,這是當時劉暢近五個月的工資,第一次賺錢的經曆讓劉暢感覺人生打開了新的大門。
取了兩千元,約了幾個人給同學送了禮以後,劉暢約同學大排檔啤酒宵夜走起。
**個同學喝了上百瓶啤酒,劉暢買單。
大家一首到淩晨三西點才散場。
後來劉暢把剩下的一萬多元買了一隻次新股,剛上市,表現並不好,劉暢就又多買了一千股,之後就偶爾去一趟交易所。
並不是天天去看盤,大約過了五六個月,劉暢再去看的時候己經漲到了二十多,這一次,劉暢第一次的資金翻倍,取出一部分錢後,劉暢約了三個同學到縣裡一個同學魏波家去玩,魏波安排大家在酒店儘興的喝酒。